漢字演變的七個階段圖片(漢字演變的七個階段是什么)
漢字從甲骨文以來發生了許多變化
漢字經過了6000多年的變化,其演變過程是
甲骨文、金文、大篆、小篆、隸書、草書、楷書、行書
1、甲骨文
甲骨文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統之一
其中,古埃及的圣書字、兩河流域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已經失傳,僅有中國的漢字沿用至今
商周時期的甲骨文已經是一種比較完整的文字體系
在已發現的4500多甲骨文單字中,目前已能認出近2000字
2、金文
與甲骨文同期,青銅器上鑄造的文字稱為金文或鐘鼎文,西周時期的《散氏盤》、《毛公鼎》具備很高的史料和藝術價值
3、篆書
秦始皇統一中國后,李斯在大篆和六國古文的基礎上,進行規范和整理,制定出了小篆作為秦朝的標準書寫字體,統一了中國的文字
小篆呈長方形,筆畫圓潤流暢
從甲骨文到小篆,漢字經歷了從象形文字到表意文字的發展過程,字形逐步脫離事物的具體形象
這一時期的漢字稱為古文字
4、隸書
到漢代,隸書取代小篆成為主要書體
隸書的出現,奠定了現代漢字字形結構的基礎,成為古今文字的分水嶺
5、楷書
由隸書逐漸演變而來,更趨簡化,橫平豎直
《辭?!方忉屨f它“形體方正,筆畫平直,可作楷模”
這種漢字字體端正,就是現代通行的漢字手寫正體字
6、草書
《說文解字》中說
“漢興有草書”
草書始于漢初,其特點是
存字之梗概,損隸之規矩,縱任奔逸,赴速急就,因草創之意,謂之草書
7、行書
在楷書的基礎上發展起源的,是介于楷書、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,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于辨認而產生的
“行”是“行走”的意思,因此它不像草書那樣潦草,也不像楷書那樣端正
實質上它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版權聲明: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及時更正、刪除,謝謝您的支持與理解。